在北京西山的葱郁怀抱中,北京国家植物园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,由南园(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)与北园(北京市植物园)共同构成,300 公顷的开放园区内收集着 1.7 万余种植物,承载着植物保护、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的多重使命。这里既是植物的王国,也是游客亲近自然的乐园,如今,小铁寄存柜的正式入驻,更让这份游园体验变得轻盈便捷。​

南北两园的特色景观各具魅力。南园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科学研究机构,拥有 15 个特色专类园,裸子植物区的松柏苍劲,水生与藤本植物区的古莲摇曳,珍稀濒危植物区内的水杉、银杏等 “活化石” 静静伫立,还有康熙御碑、菩提树等国礼植物诉说着历史与外交故事。北园则以湖光山色闻名,14 个专类园四季花开不断,桃花园的 60 余个桃花品种、月季园的万株繁花堪称一绝,更有卧佛寺、梁启超墓等文物古迹点缀其间。​

小铁寄存柜入驻北京国家植物园,为游园体验减负

作为园区的 “明星地标”,热带展览温室更是不容错过。北园温室以 “绿叶对根的回忆” 为设计主题,根茎交织的玻璃顶棚下,3100 余种植物构成了热带雨林、沙漠、兰花凤梨等四大景观区 ——9 米高的黄葛榕绞杀蜜枣树展现着自然法则,直径 80 厘米的金琥与 5.5 米高的巨人柱彰显着生命韧性,还有能改变味觉的神秘果、一生只开一次花的龙舌兰等奇珍异草。南园温室则藏着 2000 余种热带亚热带植物,水生植物区的王莲四季常青,菩提室内的 “国礼植物” 见证着中外友谊。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与特色景观,园区常年保持较高客流量,据园区公开数据显示,春季桃花节期间日均客流量可达 2-3 万人次,节假日高峰时甚至突破 4 万人次;国庆、五一等小长假期间,南北两园总客流也常稳定在 1.5-2 万人次 / 日,而温室作为核心打卡点,单日接待量最高能达到 8000 人次,每到花期或科普活动日,入口处常排起长队。​

庞大的客流背后,也暗藏着游客的出行痛点:携带行李箱的长途旅行者、拎着购物袋的家庭游客、背着相机包的摄影爱好者,在穿梭于专类园、排队进入温室时,随身物品往往成为 “累赘”,既影响游览效率,也增加了物品保管的顾虑。为破解这一问题,小铁寄存柜精准入驻三大核心区域,为游客 “解放双手”。​

小铁寄存柜入驻北京国家植物园,为游园体验减负

东南门与南门作为游客入园的主要通道,是小铁寄存柜的重要落点。刚抵达园区的游客,可将行李箱、厚重外套、折叠婴儿车等大件物品存入大柜,轻装开启游园之旅;若仅携带双肩包、野餐垫等物品,中柜便能满足需求。而温室入口处的寄存柜,更是直击核心需求 —— 在排队进入温室前,将相机包、水杯、雨伞等杂物存入小柜或中柜,能让游客更专注地欣赏热带雨林的绞杀奇观、沙漠植物的独特形态,或是近距离观察猪笼草、捕蝇草的捕食瞬间,无需担心物品磕碰或不便携带。​

三处寄存柜均配备大、中、小三种规格,灵活适配不同场景:大柜内部空间宽敞,适合家庭出游或长途旅行者存放大件行李;中柜容量适中,可轻松容纳双肩包、购物袋、折叠伞等日常物品;小柜则为手机、钥匙、钱包等随身小件提供安全收纳空间。依托智能管理系统,游客通过扫码即可完成开柜、存物、结算操作,支持微信、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,全程无需人工值守,且后台配备实时监控与异常预警功能,一旦出现柜门未关严、超时未取等情况,系统会及时提醒,让物品存放更放心。​

从 1.7 万余种植物的科学守护,到日均万人次客流的贴心服务,北京国家植物园始终以 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 为理念。小铁寄存柜的入驻,不仅是景区智慧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,更让每一位访客都能卸下负担,在这片绿色世界中尽情感受植物的奇妙、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静谧。​

相关新闻

在线咨询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1020-616
商务微信
商务微信
arrow_downward 合作申请
返回顶部